香港歌手蘇永康原先計劃于10月初在浙江溫州舉辦演唱會。唯日前有人指其多年前涉毒,向溫州當?shù)叵嚓P部門進行投訴,結果主辦方確認取消其溫州個唱。事件廣受網(wǎng)民及歌迷關注。
《人民日報》在網(wǎng)上發(fā)表評論,指取消蘇永康演唱會是必須的,有關審批漏洞亦必須問責。唯有這樣,才能以儆傚尤,形成震懾效應。
審批漏洞必須問責
有關蘇永康溫州個唱,輿論質疑蘇永康演唱會是如何發(fā)起的?為什么連網(wǎng)民都能看出來的問題卻能突破審批關口?誰該為此負責?有指,類似的案例已經(jīng)不止發(fā)生一次,蘇永康近兩年在其他城市也曾開演唱會。人民網(wǎng)評論稱:這類事件造成的后果是顯而易見的,相關部門的權威和價值取向備受質疑,公信力也不免遭受侵蝕,必須追究問責才能以儆傚尤,形成震懾效應。
評論提到,取消蘇永康演唱會是必須的,毒品是人類社會的公害,禁毒工作事關國家安危、民族興衰、人民福祉。身為公眾人物,演藝人員尤其不能涉毒,不能觸碰道德底線和法律紅線。
藝人不能觸碰道德底線
此前,有全國人大代表提出“一次吸毒 終身禁演”的建議。禁毒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演藝人員更要遵守法律法規(guī),尊重社會公德,愛護自身形象,一旦涉毒,就要付出應有的代價。
對此,公安部門表示,近年來的確有個別社會公眾人物、演藝人員因涉毒違法犯罪行為被公安機關處置,不但個人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而且也給喜愛他們的“粉絲們”特別是青少年帶來錯誤示范。
文章稱,涉毒藝人嘗試復出,希望重回聚光燈下。這種行為是堅決不被允許的。每一次對涉毒藝人復出網(wǎng)開一面,都是對法治和公序良俗的破壞,也是對大眾情感的傷害。
對復出網(wǎng)開一面即對法治破壞
這也提醒相關藝人,莫試探公眾的容忍度,莫挑戰(zhàn)基本的社會規(guī)范。相關商業(yè)機構在邀請、推廣藝人時,應嚴格將藝人的道德品行、法律記錄作為重要考評依據(jù)。如果只顧眼球經(jīng)濟而忽視社會責任,只想著演出掙錢而忽略社會道義,注定會引發(fā)輿論反噬。
評論指出,相關審批部門,該要嚴格管理,守土有責。亡羊補牢固然也有可取之處,但是由此造成的公信力損失,尤其值得深思和警示。
編輯︱梁景琴
 
                - 成都25歲女子公園自縊,遺書惹“外賣騎手”猜測,警方揭真相 美國要求盟友就進口俄石油一事對中印大幅加征關稅,日本拒絕 情侶稱深圳酒店遭偷拍,威脅發(fā)成人網(wǎng)站勒索X萬 TikTok不賣就禁期限延長至12月16日,特朗普:將宣布“買家” 國防部回應福建艦通過臺灣海峽:中國航母建設按需推進,福建艦必將發(fā)揮應有作用 美迪士尼等3大影業(yè)巨擘,控告中國AI公司MiniMax侵權 95后“黑老大”被核準死刑,涉強奸盜竊等九宗罪 韓國關稅恐回25%?韓媒揭日本害“韓美談判歸零”內(nèi)幕 世界銀行報告:美歐100年才有的收入增長,中國30年就達成了 利好來了,9部門發(fā)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