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视频久久_亚洲日本电影久久_亚洲午夜福利院在线观看_精品乱理伦片中文字幕

黎智英案│黎配合美國政策“反中國枱”,《蘋果》立場更偏頗激進

發(fā)布時間:2024-03-04 10:30

壹傳媒創(chuàng)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三間相關(guān)公司涉串謀勾結(jié)外國勢力案今踏入第37日審訊,《蘋果日報》前副社長陳沛敏上周五完成作供,控方今傳召前社論主筆楊清奇(筆名李平)出庭作證。

黎智英

▲黎智英案今第37天審訊。資料圖片

16:25 散庭。 案件明早十時再續(xù)。

16:20 訊息透露楊清奇為馮偉光被削每周一篇蘋論文章感不值

控方展示楊清奇與前社論主筆馮偉光(筆名盧峯)的訊息,楊清奇在2020年6月4日向盧峯指:“又被減一日蘋論?” 、“都唔知想點。 搵埋啲貓貓狗狗”,“乜立心不良的人煽動上街,不知所謂”。 盧峯回覆:“謝謝關(guān)心,其實因為工作有調(diào)動,所以改成每周一篇”,“替代的人就不comment”、“FYI(順帶一提):會返蘋果做英文Version(版本)”。 楊清奇指當時盧峯本身每星期寫兩篇評論,但被減至一篇“。

16:00 黎智英欲為英文版物色擅長中國高層權(quán)斗兼有內(nèi)部消息的寫手

控方問到,在第二次晚餐期間,有否進一步討論《蘋果日報》英文版。 楊清奇稱黎智英有要求在場人士提出意見,但沒有具體談及詳情,也沒有提到新聞角度,但后來黎智英有在WhatsApp要求找人“識得寫中國高層權(quán)斗”,而且黎智英亦強調(diào)是要寫“內(nèi)部消息”、不是分析或評論,“佢認為如果英文版開發(fā)多啲料,影響力大啲”。

控方另問到,盧峯、桑普及李兆富等與會者在晚餐期間有否提出意見,楊清奇稱不記得,又指“我自己講過咩,都唔系好記得”。

控方又展示2020年6月12日,黎智英發(fā)給楊清奇的WhatsApp訊息,黎智英表示“盡量多找有份量有內(nèi)幕消息的人寫,不只是感想而是有寫情的”、“可以找到人分析習李權(quán)斗浮面的內(nèi)情嗎?”。 楊清奇指這正是他上述提及的事,而他當時回覆“收到。 再努力”,因為他始終找不到符合黎智英要求的人。

2020年6月30日,黎智英又發(fā)訊息問“中共權(quán)斗問題是否有料,及經(jīng)濟及水災(zāi)情況如何?” ,楊清奇當時回覆“Sorry,權(quán)斗未收到料。 水災(zāi)和三峽沒有炒作般嚴重?!?楊清奇供稱,因為當時海外傳媒炒作水災(zāi),甚至有傳三峽可能會倒塌,“我嗰時收到消息就無咁嚴重,唔想《蘋果》跟住炒作”

15:40 

楊清奇提及2020年5月19日,他與桑普、盧峯、林和立、利世民獲邀到黎宅共餐,當時討論了《蘋果日報》英文版。 楊憶述:“黎生話當時情況下,美國政府同人民都關(guān)注香港人權(quán)狀況,黎生希望《蘋果日報》英文版可以幫美國人更加了解香港狀況,希望美國政府采取強硬啲嘅措施,當時講得最多都系制裁”。

楊指“如《蘋果日報》報多啲依啲內(nèi)容,就可以俾美國政府去做嘢”,而他當時同意黎智英的想法,“我都覺得如果香港政府撤回條例、國安法遲啲推出,社會付出的代價會低啲”,故他在評論及論壇版都抱著支持態(tài)度。

15:20 楊指利世民不滿黎智英公開他為黎操持Twitter 因而辭職

楊清奇指他除了在2020年5月6日,亦在2020年5月19日獲邀到黎宅共餐,他只能肯定他與桑普、盧峯、利世民(Simon Lee; 前壹傳媒專欄作家和信息網(wǎng)行政總裁)有出席,而在他記憶中,“當時如果黎生講出要求,我哋一般回應(yīng)都系支持啰。 楊指林本利是由張劍虹找來寫社論的,盧峯則是為《蘋果日報》寫評論及論壇版文章。

楊清奇形容桑普傾向支持港獨,很多文章都無法刊登在《蘋果日報》,他憶述黎智英曾透過高層找他“搵桑普寫文章”,他向陳沛敏說道桑普文章主張港獨,“不適合我哋系報紙度刊登”,而且“專欄文章通常照登唔改,如果俾佢寫專欄都有啲麻煩,我就建議唔好用(桑普文章)”。 陳沛敏曾向楊指,她會向社長張劍虹反映事情,而后來已沒有再叫他找桑普寫文章,“應(yīng)該上面接受咗我嘅建議。 楊清奇憶述《蘋果日報》曾經(jīng)刊登過桑普文章,當時該些文章主要是批評中國及香港政府,與制裁無關(guān)。

對于利世民(Simon Lee),楊清奇指他自己曾經(jīng)也是黎智英twitter稿件的主要寫手之一,故與Simon Lee多聯(lián)絡(luò),楊稱,黎智英接受網(wǎng)上訪問時:“黎生自己講佢個Twitter系Simon Lee幫佢整”,“Simon當時(約在2020年8月)同我講,佢覺得Twitter有啲嘢可能觸犯國安法, 而黎生公開咗由Simon負責佢Twitter,佢覺得有風險,佢覺得唔舒服”,“Simon覺得老板做法唔系咁好,就唔想做喇,辭職走咗”。

14:55 黎要求提供抗爭等新聞與評論文章 讓他于Twitter賬戶發(fā)布以引起關(guān)注

控方向楊清奇問起《蘋果日報》推出“一人一信”行動,楊清奇指自己也是在報紙看到才得知,黎智英事前沒有將此事告訴他,而他亦是事后才從張劍虹口中得知這是黎智英的主意。

控方續(xù)問到,《蘋果日報》在2020年5月推出網(wǎng)上英文版,楊清奇事前是否知道此事。 楊清奇稱知道,因為黎智英曾邀請他和幾位專欄作家到家中吃晚飯,期間有提到此事,黎智英希望英文版可以擴大《蘋果日報》在美國的影響力,“可以將香港人權(quán)受壓逼,國安法可能出臺,話俾美國人知”,黎智英亦指“當前形勢,唔止美國政府,美國人民都會關(guān)注香港”。

楊清奇指自己不止一次到黎智英家中吃晚飯,而黎智英的秘書會透過WhatsApp聯(lián)絡(luò)和安排,又稱他在升任主筆后才首次到黎智英家中吃晚飯,而自2019年4月以后,他無印象到過黎智英家中晚餐,直到2020年5月6日。

控方展示黎智英秘書與楊清奇在WhatsApp對話,顯示在2020年5月1日,秘書告知黎智英想邀請楊清奇到家中晚餐,并提到林和立、林本利、桑普、盧峰、楊懷康及程翔都有受邀。 楊清奇確認訊息,但指并非每個人都有出席,但他記得盧峯、桑普和李兆富好像有出席。

楊清奇指在5月6日晚餐期間,黎智英透露自己要開立Twitter賬戶,并要求提供新聞和評論文章讓他發(fā)布,目的是擴大他自己和《蘋果日報》的影響力。 楊清奇稱,當時黎智英沒有明確說出新聞類型,但后來有在WhatsApp提出要求,例如“抗爭新聞啦,64新聞啦”,“(黎智英)希望吸引國際關(guān)注香港局勢”,黎智英認為如果能夠吸引國際關(guān)注香港人權(quán)受到打壓,便能牽制中國及香港政府打壓。

14:33 午后開庭

控方展示陳沛敏在2020月1月13日傳訊息予楊清奇:“清奇,可否請你或Jason(論壇版同事)整理一下近月加入的作者陣容告訴我? 因后天我們有飯盒會”,楊清奇其后把新作者列表以電郵形式傳送給陳沛敏。

控方展示陳沛敏在2020年1月13日向楊清奇發(fā)送的截圖,該圖為壹傳媒集團前行政總裁張劍虹在通訊軟件“Slack”撰寫的“飯盒會”會議重點,當中提到“周末評論版可嘗試找端、立場、眾的一些寫得好的作者撰稿”。

楊清奇指黎智英“對論壇版有要求,求新求變,不時要我哋搵作者”,雖然會議重點提及評論版可嘗試找“端、立場、眾”三個網(wǎng)媒的作者,但他沒有印象找過該三個網(wǎng)媒的作者。 楊又指陳沛敏找他索取作者名單不止一次,而陳沛敏要求時“我一定要搵嘅”,但沒有固定周期,也不是經(jīng)常找他索取作者名單。

2020年2月7日,陳沛敏傳訊息予楊清奇說:“有空一談可以嗎?” ,楊說:“可以啊,我去搵你”,楊今指出他與陳沛敏當時經(jīng)常面對面溝通。 楊又提到2020年6月尾,新冠肺炎影響香港人,波及全世界,《蘋果日報》批評中國隱瞞疫情,搞到世界大亂。

12:56 午休。 下午兩點半再續(xù)。

12:35 楊認為《蘋果》反修例運動后報道角度變激進 著重批評 不追求平衡報道

楊清奇表示他作為《蘋果日報》論壇版主管,有需要先黎智英親自撰寫的《成敗樂一笑》專欄文章,得知并依從黎的取態(tài),“如果論壇版文章講唔同意見一定唔得,所以我一定要睇黎生啲文章”。

楊清奇又指他到訪美國前后沒有向他交代任何事情,又指:“因為系新聞,唔關(guān)評論事,所以無同我講任何嘢”。 楊提到他與黎智英曾在2018年就美國時任副總統(tǒng)彭斯于2018年10月4日在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發(fā)表對華政策演講一事傾談,“黎生覺得美國反枱,我嗰時覺得黎生政治立場開始變得激進”,他認為黎智英覺得美國向中國不只是開展貿(mào)易戰(zhàn),更是發(fā)起全面戰(zhàn)爭。

楊清奇稱:“我覺得黎先生曾經(jīng)系一個成功商人,佢將市場需求、市場變化把握得好好。 佢覺得成個國際形勢改變之后,新聞報道同評論文章都有啲改變“。 楊補充:“反修例運動之后,我覺得(《蘋果日報》)新聞報導角度變得激進咗,國安法出臺后,批評得多,就唔追求平衡報導嘅問題”。

楊指他在2018年與黎智英談及彭斯演說后,認為彭斯演說是代表美國政策的改變,而黎智英給他的訊息表示出“好明顯美國政策轉(zhuǎn)變”,黎智英也把握到形勢變化,但楊不清楚2018年的談?wù)撆c黎智英2019年7月赴美與彭斯會面有沒有關(guān)系,楊也是從新聞報道才知道黎智英2019年7月赴美與彭斯會面, 以及黎智英2019年10月與美國時任民主黨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會面。

楊清奇認為在反修例期間《蘋果日報》的角度是“鼓勵抗爭,希望政府撤回(逃犯引渡)條例”,而“制裁”則是“前期好少講,后期開始多咗講”。

12:15 重新開庭

楊清奇指黎支持抗爭 國安法出臺后所找論壇作者皆對國安法不滿

楊清奇認為“飯盒會”的目的是讓黎智英收集各部門問題及給予指示,又指一定會執(zhí)行黎智英的指示,舉例該次“飯盒會”指示邀請多些海外作者,“社長張劍虹先生覺得我做得唔好,佢就親自揾人”。 楊清奇補充,黎智英在“飯盒會”給指示后,張劍虹和陳沛敏會跟進。

控方其后問到,由2019年4月起,黎智英有否對《蘋果日報》論壇版給予指示。 楊清奇稱黎智英有指定一些文章和作者給他,“反修例嘅時候,(目的)好明顯支持抗爭”、“國安法出嚟之后,佢指定一啲作者都系對國安法唔滿意嘅”。

論壇版立場要與黎智英一致 楊:“如果持唔同意見系唔得?”

楊清奇又稱,反修例事件初期,“香港社會反應(yīng)唔系咁激烈”,6月后才有數(shù)次大規(guī)模游行。 控方問起在反修例事件期間,黎智英有否給予任何指示。 楊清奇供稱,黎智英無直接指示,但在黎智英的文章入面、專欄入面都有清晰提出意見,論壇版就一定唔會同佢作對,唔會反對佢意見。

楊清奇又稱,自己作為論壇版負責人,一定會看黎智英《成敗樂一笑》專欄,“佢系專欄提出嘅觀點,可能比佢口頭更清晰”,并指自己如果不知道黎智英的專欄內(nèi)容,“(論壇版)如果持唔同意見系唔得?”

另外,楊清奇亦提到《成敗樂一笑》專欄曾在論壇版刊登,但后來移去副刊,他不記得準確日期,只記得是在《壹周刊》不再出版實體版后,而在反修例事件期間,《成敗樂一笑》已在副刊發(fā)布。

11:27 小休30分鐘。

11:20 論壇版找海外作者撰文 因“無咁多顧忌”

對于飯盒會“會議討論重點”的名稱,楊清奇為“討論”兩字不太合適,“依個唔系討論,基本上系黎生嘅回應(yīng),佢嘅回應(yīng)我認為系‘指示’,我哋會跟住做”。 2020年7月17日的飯盒會其中一項“會議討論重點”是“多約海外作者”撰寫中文文章,當楊清奇“執(zhí)行黎智英的“指示”找海外作者但遇上問題時,張劍虹曾經(jīng)親自出馬幫忙找海外作者。

楊清奇解釋找海外作者撰寫文章的原因是,海外作者“無咁擔心國安法對佢哋嘅影響,佢哋提出嘅問題、對政府嘅批評,會尖銳啲,無咁多顧忌”。

楊清奇另指:“我只系一個部門主管,唔系高層,無乜成日出席飯盒會”,而他也是獲得邀請才可出席飯盒會,“唔系次次有我份”,但說不出他擔任主筆期間一年出席了多少次飯盒會。

11:00 楊清奇指“飯盒會”不交流意見 “黎智英永遠俾指示,唔會討論問題”

法官李運騰問到,楊清奇會否決定哪些文章發(fā)布到《蘋果日報》電子版。 楊清奇指自己會決定一部分,但有部分不經(jīng)他手便上載到網(wǎng)上論壇版,又指他能決定實體版論壇版的文章,但網(wǎng)上版并非全部由他決定。

楊清奇供稱他會透過WhatsApp與黎智英溝通,電郵則較少,而他的辦公室與黎智英的辦公室在辦公室大樓的同一層,除了正式會議外,有時他亦會被黎智英叫到辦公室內(nèi)見面。

楊清奇確認他有參加過《蘋果日報》“飯盒會”,稱“最記得系7月一次”。 控方向他展示電郵,內(nèi)容有關(guān)2020年7月17日的“飯盒會”詳情,包括會議日期、時間、地點及出席人士等。 楊清奇供稱,當時開會前,副社長陳沛敏要求發(fā)信息提出問題,“我個時有問過,國安法出嚟之后,作者就唔夠,有啲作者唔寫”,而黎智英在該次“飯盒會”表示“如果香港作者唔夠,揾多啲海外作者”。

控方其后展示工作平臺“Slack”的截圖,顯示陳沛敏在2020年7月17日發(fā)出的“飯盒會”會議記錄,當中提到

“會議討論重點:

1.721報頭可作特別設(shè)計

2.字眼可作斟酌,國安法紅線模糊,按自己良知、新聞原則去做

3.多約

4.不用過于害怕,但要謹慎

5.除了加開法律講座給不同崗位同事,可找有與國安交手經(jīng)驗同事分享

6.由ICT協(xié)助銷毀機密新聞材料,為一旦查封制訂后備方案,包括網(wǎng)上平臺、Facebook、Google,待張社長

7.Arc系統(tǒng)問題,無法解決,惟有適應(yīng), 部分功能用現(xiàn)有系統(tǒng)”

楊清奇續(xù)供稱,當時陳沛敏通知,就香港國安法生效后各部門遇到的問題,希望在該次“飯盒會”向黎智英提出。 楊清奇又指“飯盒會”不是如記錄上的“討論”,而是“基本上系各部門請示黎生,黎生俾指示”、“黎生永遠俾指示,唔會討論問題”。 法官李運騰遂向楊清奇問到,所有“飯盒會”上只是各部門提問及黎智英給指示,并不會交流意見。 楊清奇同意,又指基本上不會討論。

10:40 楊清奇負責報紙論壇版 可決定哪篇文章放網(wǎng)上版

楊清奇確認他除了撰寫文章,亦會管理《蘋果日報》實體報紙的論壇版,他形容有時候他會把實體報紙論壇版的文章放上《蘋果日報》網(wǎng)上版,毋須獲得網(wǎng)上版同事批準; 有時候則由港聞版同事把文章放上《蘋果日報》網(wǎng)上版,“不用經(jīng)過我”; 當前《蘋果日報》總編輯羅偉光要求同事把文章放上《蘋果日報》網(wǎng)上版時,便“無經(jīng)過”楊清奇。

法官李運騰綜合敍述,《蘋果日報》網(wǎng)上版文章比實體報紙文章多,有一些文章在實體報紙及網(wǎng)上版均有刊登,有一些文章則只在網(wǎng)上版刊登,也并非所有實體報紙的論壇版文章均會放上《蘋果日報》網(wǎng)上版。 楊清奇指嚴格來說他負責最終決定哪些實體報紙的論壇版文章會放上《蘋果日報》網(wǎng)上版,但“如果同事無擺上去,而我認為要擺上去,我會同佢哋講,叫佢哋擺上去”,但此類情況甚少發(fā)生。

楊清奇確認臺灣《蘋果日報》也會刊登評論文章,控方展示楊清奇和羅偉光在2019年12月8日的WhatsApp訊息,羅偉光轉(zhuǎn)發(fā)臺灣《蘋果日報》的文章連結(jié)予楊清奇,該文章題為“中國作家賈葭:我這一代大陸人怎么看香港?” ,羅偉光問楊清奇:“清奇,這篇有轉(zhuǎn)用嗎?”。 楊清奇指臺灣《蘋果日報》的文章“好少”會放上香港《蘋果日報》。

10:20 加入《蘋果》17年后升任主筆

楊清奇確認他在2021年6月23日被捕,一度獲警方保釋,后來被帶上庭及承認串謀勾結(jié)外國勢力和發(fā)布煽動刊物罪,他仍在等候判刑,今以“從犯證人”身份作供。

楊清奇供稱,他在內(nèi)地出生及接受大學教育,1993年來港后做過數(shù)份工作,及至1998年2月加入《蘋果日報》,初時任職中國組高級記者,后來升為中國組副采主、助理主筆及副主筆等,最終在2015年成為主筆,主要工作包括寫“蘋果”、即《蘋果日報》社論,以及負責論壇版,而論壇版會包含不同寫手的文章,逢星期六會有特定主題,其他日子則沒有主題。

楊清奇確認論壇版是在《蘋果日報》實體版報章A迭的其中一頁。 控方問到,是否論壇版每一篇文章都會上載到《蘋果日報》電子版。 楊清奇指并非全部,因為不一定所有文章都會被揀選上載成電子版。

控方展示楊清奇和前《蘋果日報》總編輯羅偉光在2019年7月8日的WhatsApp訊息,顯示羅偉光當時傳送一篇《蘋果日報》網(wǎng)上論壇文章的鏈接、其題為《年輕人展示了我們失去的情操》,該文作者為顏純釧,而楊清奇則回復顏純釧寫了兩篇文章,另一篇會在星期四見報。

10:00 開庭

控方在傳召楊清奇前向法庭透露,原本在楊清奇作供完畢后擬傳召陳梓華作供,現(xiàn)打算改為楊清奇作供后便傳召李宇軒。

控方其后傳召楊清奇出庭作供。楊清奇身穿藍色襯衫、黑色外套,留短髮。他由3名懲教人員陪同,從法庭特別通道走到證人席就坐。

以上內(nèi)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擅自轉(zhuǎn)載引用。

相關(guān)閱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