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视频久久_亚洲日本电影久久_亚洲午夜福利院在线观看_精品乱理伦片中文字幕

【星島熱評】名家凋零,華裔新生代青黃不接

發(fā)布時間:2024-11-16 13:56

曾幾何時,中國大陸之外的華文創(chuàng)作群星燦爛,佳作迭出,姑且不說大名鼎鼎的金庸、古龍與瓊瑤、白先勇等,單單出生于馬來西亞的黎紫書,就能收獲一批粉絲。其實,早在100多年前,受“五四”新文學影響,一大批散居海外的華人拿起手中的筆進行白話新文學創(chuàng)作,與祖國的現(xiàn)代文學遙相呼應,海外華文文學由此而生。逾百年來,海外華文文學的創(chuàng)作主體經(jīng)歷了“葉落歸根”向“落地生根”的轉(zhuǎn)變,華文文學逐漸走上自主發(fā)展之路。

然而,不管海外華文文學如何扎根當?shù)?,本土意識如何增強,只要還是運用中文創(chuàng)作,“中華性”都是其本質(zhì)屬性。“中華性”作為海外華文文學的本質(zhì)屬性,雖在不斷變化,但始終流淌在海外華文文學創(chuàng)作中。就目前海外華文文學最主要的兩大板塊——東南亞華文文學板塊與歐美澳華文文學板塊來看,前者最為活躍的是新生代作家群,后者則以新移民作家群唱主角。然而,隨著一批名家陸續(xù)辭世,出類拔萃者鳳毛麟角。

據(jù)報道,華裔女作家、翻譯家聶華苓女士于2024年10月21日在美國愛荷華家中安詳逝世,享年99歲。聶華苓1925年1月11日出生于武漢,1949年赴臺灣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1964年,聶華苓旅居美國,在愛荷華大學教書,同時從事寫作和繪畫。1971年與作家、詩人保羅.安格爾結婚。她為讀者熟知的作品有《桑青與桃紅》、《失去的金鈴子》、《千山外,水長流》等小說,其中長篇小說《桑青與桃紅》的英譯本,在1990年獲得“美國書卷獎”。

1967年,聶華苓和保羅.安格爾創(chuàng)辦了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希望借助這個從創(chuàng)意寫作延伸出來的寫作項目可以“融合了不同種族、不同國家、不同意識形態(tài)、不同經(jīng)歷、不同性格的形形色色的作家、形形色色的人”。而通過“國際寫作計劃”這一項目,后來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奧爾罕.帕慕克、切斯瓦夫.米沃什、謝默斯.希尼等作家,以及蕭乾、艾青、丁玲、王蒙、茹志鵑、陳白塵,汪曾祺、馮驥才、北島、蘇童、劉恒、遲子建、莫言、白先勇、鄭愁予、余光中、楊牧、張大春等華文作家,都曾先后來到愛荷華,與各國作家交流。

正如聶華苓自己的描述:“我是一棵樹,根在內(nèi)地,干在臺灣,枝葉在愛荷華。”這一棵樹自然會經(jīng)歷很多的風雨雷電,樹的生命力也異常地強盛。此前,華語著名詩人痖弦于10月11日晨逝世于溫哥華,享年92歲。痖弦本名王慶麟,出生于河南南陽,1954年與張默和洛夫創(chuàng)立創(chuàng)世紀詩社,發(fā)行《創(chuàng)世紀》詩刊。2012年,痖弦榮獲第二屆全球華文文學星云獎貢獻獎,出版的詩集有《痖弦詩抄》(1959)、《深淵》(1968)、《痖弦詩集》(1981)等。

光陰荏苒,這些海外文壇“常青樹”漸漸枯萎凋零了,第三代、第四代甚至第五代的華裔寫手依舊青黃不接,令人擔憂。目前,海外華文文學群體基本分為“留學生”和“新移民”兩個部分,“留學生”多以鄉(xiāng)愁和個人當下的生活為主題,表達的是思念家鄉(xiāng)與個人在海外的仿徨與奮斗,“新移民”則更多地反映海外華人逐漸融入當?shù)匚幕约坝行┡c當?shù)匚幕拿芘c沖突,表達的思想是懷鄉(xiāng)思念、人文觀點與自我審視。

無疑,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思維方式不同,西方文化多以形式邏輯為主,中華文化則是形象思維的方式,兩種思維方式間存在共通的內(nèi)容,可以通過溝通來實現(xiàn)對話,作家要在東西方文化的對立與矛盾中找到兩者的契合點,通過文學更好地表達華人的思想情緒,讓華人有效地進入海外社會。2024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韓國的70后女作家,理應也給了華文創(chuàng)作群體更多有益的啟迪。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