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政府財赤,加上外圍環(huán)境復雜多變,社會各界均關心香港經濟前景及公共財政狀況。星島問卷調查結果顯示,20%受訪市民認為今屆政府最需要改善經濟方面表現(xiàn),其次是醫(yī)療和土地房屋。有經濟學者指,香港GDP有正增長,全球競爭力排名亦重返三甲,市道正向好發(fā)展。有議員則認為商戶要銷售具特色產品,提高競爭力。
邵家輝:“Labubu”公仔爆紅值得借鏡
星島新聞集團進行的“市民對特區(qū)政府滿意度”問卷調查,共設有7條問題,其中一條問及“你認為今屆政府哪方面的施政表現(xiàn)需要改善?”,在可選多于一項下,結果排首位是經濟,占20%;之后是醫(yī)療及土地房屋,分別占16%及12%;勞福及交通運輸同占8%。
另一條問題是“你最希望今屆政府推出什么利民措施?”受訪者回答的范圍廣泛,有人希望政府再派消費券刺激經濟、吸引高端旅客來港;有市民則要求恢復2500元學生津貼、改善長者醫(yī)療服務等。
自由黨主席、立法會批發(fā)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表示,零售市道疲弱主要受旅客消費模式改變、本地消費意欲下降,以及跨境網購普及三大因素影響。他認為商戶要銷售具特色產品,提高競爭力,舉例指“Labubu”公仔爆紅形成產業(yè),故需配合創(chuàng)意和原創(chuàng)性形象售賣產品,或銷售“得香港先買到嘅特色產品”。
香港失業(yè)率升至3.5%,個別行業(yè)如零售更接近5%,同時亦有不少市民、游客詬病香港服務行業(yè)態(tài)度欠佳。邵家輝坦言,員工薪金不斷增加,但生意增幅不成正比,營運成本上漲唯有減人手,“當7個人做10個人工作,仲邊會有笑容?服務態(tài)度又點會好?”他期望商場、業(yè)主向商戶減租“同舟共濟”。
楊永杰倡建更多資助出售房屋
房屋問題同受市民關注。立法會議員楊永杰稱贊政府有決心打擊濫用公屋,但認為可興建更多資助出售房屋,讓有能力的公屋居民置業(yè),減少“躺平”情況,亦能改善公屋輪候時間。
學者指GDP正增長 經濟市道逐漸向好
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表示,現(xiàn)時香港經濟并非特別差,例如GDP有正增長、全球競爭力排名重回三甲,通脹亦不嚴重。他指經濟市道逐漸向好,金融等行業(yè)賺錢,零售餐飲雖面對挑戰(zhàn),但只是分配問題,而香港亦非單一例子,全球實體店均受沖擊,但認為GDP正增長是硬指標,反映香港經濟正逐漸向好。
至于政府連年赤字,莊太量指,政府預計經營帳目在2025/26年度大致達致平衡,加上股票印花稅增加,相信財赤屬周期性問題,也不應將發(fā)債看作“洪水猛獸”。他指一般打工仔在現(xiàn)時經濟下,“有工返、有人工加、北上消費平、樓價跌買樓又平咗”,并不一定是壞事。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